“又流行”服务端渲染?

在知乎上看人回答了这个问题,有点受启发,感谢alienbat,为便于自己回思,故转载回答至此。test
为什么现在又流行服务端渲染html? - alienbat的回答 - 知乎


现在的服务端渲染和过去的服务端渲染完全是两码事。什么叫“又流行”?说明看问题太浅薄。

以前的服务器渲染,是以“文档”为核心思想。服务器端的逻辑是把HTML, CSS, Javascript当作一个静态文件,对“文档”而言不存在“指令”和“数据”的区别,一切都是数据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器渲染,GET就是请求一个文件,而web 1.0时代的诸多服务端框架最基础的组件之一就是文档模版,比如asp, JSP之类,核心设计理念就是HTML文件里放占位符然后由服务端逻辑替换成实际数据后一股脑返回。

现在划重点:Web 2.0时代最大的思想革命本质不是前后端分离,而是把网页当作独立的应用程序(app)。前后端分离只是实现这一新架构的必然结果。对程序而言指令和数据是分离的。HTTP GET拿到的不是渲染后的网页,而是一个由html和Javascript组成的app, 这个app以浏览器为虚拟机。装载和显示数据是app启动之后的运行逻辑。传统上app叫什么?叫Client,也就是前端。于是前后端就这么分离了,浏览器变成了app的运行环境,后端蜕化成了单纯的业务逻辑和数据接口。写Javascript不再是给网页添特效的小伎俩,而是正经的和写桌面应用程序一样的工程。于是我们看到了前端工程化,编译(转译),各种MVC/MVVM框架,依赖工具,等等。很新鲜吗?不新鲜,都是传统桌面开发玩剩下的。我很早就说过,前端NodeJS的那堆东西,什么npm,Babel,Webpack,gulp,各个框架的cli… 本质上就是开源社区东拼西凑做一个Visual Studio。

那么现在怎么叫“又流行”服务端渲染了?走老路吗?当然不可能,模版式的服务端编程早就进了垃圾堆。我们公司的后端实现甚至都不加载HTML模版引擎,进出的数据都是JSON(HTML/Javascript内容怎么办?单独编译,然后部署到S3上)现在的服务器渲染的目的只是为了加速和搜索引擎优化(准确的说是非Google引擎优化,因为Google可以解析Javascript动态网页)。而实现也很简单:拿个浏览器核心跑一下app然后把生成的html存起来给搜索爬虫就行了。与其说是渲染,不如说是“快照”,就像给app截图一样。

历史是螺旋上升的,有相似性但更重要的是进步。

历史是螺旋上升的,有相似性但更重要的是进步。 (大拇指)